【winform 源码下载】【绝买点源码】【缓冲输出源码】试验数据管理系统源码_试验数据管理软件

2024-12-24 21:12:21 来源:odoosaas源码 分类:娱乐

1.区块链源代码如何查询,试验数据试验数据币开源代码哪里查
2.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系统
3.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VCU 硬件在环(HiL)仿真测试方案——干货分享
4.求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数据流程图)!!!
5.globus简介

试验数据管理系统源码_试验数据管理软件

区块链源代码如何查询,币开源代码哪里查

       如何查看spring源码

       1.准备工作:在官网上下载了Spring源代码之后,导入Eclipse,管理管理以方便查询。系统

       2.打开我们使用Spring的源码项目工程,找到Web.xml这个网站系统配置文件,软件在其中找到Spring的试验数据试验数据winform 源码下载初始化信息:

       listener

       listen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textLoaderListener/listener-class

       /listener

       由配置信息可知,我们开始的管理管理入口就这里ContextLoaderListener这个监听器。

       在源代码中我们找到了这个类,系统它的源码定义是:

       publicclassContextLoaderListenerextendsContextLoader

       implementsServletContextListener{

       …

       /

**

       *Initializetherootwebapplicationcontext.

       */

       publicvoidcontextInitialized(ServletContextEventevent){

       this.contextLoader=createContextLoader();

       if(this.contextLoader==null){

       this.contextLoader=this;

       }

       this.contextLoader.initWebApplicationContext(event.getServletContext());

       }

       ...

       }

       该类继续了ContextLoader并实现了监听器,关于Spring的软件信息载入配置、初始化便是试验数据试验数据从这里开始了,具体其他阅读另外写文章来深入了解。管理管理

       二、系统关于IOC和AOP

       关于SpringIOC网上很多相关的源码文章可以阅读,那么我们从中了解到的软件知识点是什么?

       1)IOC容器和AOP切面依赖注入是Spring是核心。

       IOC容器为开发者管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提供了便利和基础服务,其中Bean工厂(BeanFactory)和上下文(ApplicationContext)就是IOC的表现形式。BeanFactory是个接口类,只是对容器提供的最基本服务提供了定义,而DefaultListTableBeanFactory、XmlBeanFactory、ApplicationContext等都是具体的实现。

       接口:

       publicinterfaceBeanFactory{

       //这里是对工厂Bean的转义定义,因为如果使用bean的名字检索IOC容器得到的对象是工厂Bean生成的对象,

       //如果需要得到工厂Bean本身,需要使用转义的名字来向IOC容器检索

       StringFACTORY_BEAN_PREFIX="";

       //这里根据bean的名字,在IOC容器中得到bean实例,这个IOC容器就象一个大的抽象工厂,用户可以根据名字得到需要的bean

       //在Spring中,Bean和普通的JAVA对象不同在于:

       //Bean已经包含了我们在Bean定义信息中的依赖关系的处理,同时Bean是已经被放到IOC容器中进行管理了,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

       ObjectgetBean(Stringname)throwsBeansException;

       //这里根据bean的名字和Class类型来得到bean实例,和上面的方法不同在于它会抛出异常:如果根名字取得的bean实例的Class类型和需要的不同的话。

       ObjectgetBean(Stringname,ClassrequiredType)throwsBeansException;

       //这里提供对bean的检索,看看是否在IOC容器有这个名字的bean

       booleancontainsBean(Stringname);

       //这里根据bean名字得到bean实例,并同时判断这个bean是不是单件,在配置的时候,默认的Bean被配置成单件形式,如果不需要单件形式,需要用户在Bean定义信息中标注出来,这样IOC容器在每次接受到用户的getBean要求的时候,会生成一个新的Bean返回给客户使用-这就是Prototype形式

       booleanisSingleton(Stringname)throwsNoSuchBeanDefinitionException;

       //这里对得到bean实例的Class类型

       ClassgetType(Stringname)throwsNoSuchBeanDefinitionException;

       //这里得到bean的别名,如果根据别名检索,那么其原名也会被检索出来

       String[]getAliases(Stringname);

       }

       实现:

       XmlBeanFactory的实现是这样的:

       publicclassXmlBeanFactoryextends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

       //这里为容器定义了一个默认使用的bean定义读取器,在Spring的使用中,Bean定义信息的读取是容器初始化的一部分,但是在实现上是和容器的注册以及依赖的注入是分开的,这样可以使用灵活的bean定义读取机制。

       privatefinalXmlBeanDefinitionReaderreader=newXmlBeanDefinitionReader(this);

       //这里需要一个Resource类型的Bean定义信息,实际上的定位过程是由Resource的构建过程来完成的。

       publicXmlBeanFactory(Resourceresource)throwsBeansException{

       this(resource,null);

       }

       //在初始化函数中使用读取器来对资源进行读取,得到bean定义信息。这里完成整个IOC容器对Bean定义信息的载入和注册过程

       publicXmlBeanFactory(Resourceresource,BeanFactoryparentBeanFactory)throws

       BeansException{

       super(parentBeanFactory);

       this.reader.loadBeanDefinitions(resource);

       }

区块链可以去哪查询

       区块链?你是指区块链技术还是区块链资讯,或者区块链行业相关的事情之类的呢?

       1)如果单是“区块链”,那直接百度就可以搜到“区块链百度百科”有很好的诠释。

       2)如果是“区块链技术”,同样,百度也有很好的诠释,各行各业也在新领域尝试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未来说不定区块链技术会得到正确的使用,而不是被拿来忽悠人用。

       3)若是“区块链资讯”,那就可以去各类区块链媒体或财经媒体,每天几乎都有相关区块链行业资讯及快讯报道。如:巴比特、币优财经、区块网、金色、每日等等。

       4)若是“区块链音频”,那可以去喜马拉雅FM、荔枝微课、千聊等平台去听。像“币优之声”、“俞凌雄”、“王峰”以及其他一些财经类媒体区块链相关的音频也是不错的,各种干货及深度解析。

       所以,你说的区块链去哪查,以上4点都跟区块链相关,看自己的选择了。

       区块链交易id在哪查

       这里我们用以太坊区块链的钱包作为例子,小狐狸是加密钱包,以及进入区块链APP的出入口。进入之后获取钱包地址,再使用以太坊区块链的搜索器进入Etherscan官网首页后,就可以获取到以下区块链交易id信息:

       1.最新产生的区块

       2.最新发生的交易

       区块链的交易过程看似神秘繁琐,其实真正说起来却也不见得有那么难。

       第一步:所有者A利用他的私钥对前一次交易(比特货来源)和下一位所有者B签署一个数字签名,并将这个签名附加在这枚货币的末尾,制作出交易单。此时,B是以公钥作为接收方地址。

       第二步:A将交易单广播至全网,比特币就发送给了B,每个节点都将收到交易信息纳入一个区块中

       此时,对B而言,该枚比特币会即时显示在比特币钱包中,但直到区块确认成功后才可以使用。目前一笔比特币从支付到最终确认成功,得到6个区块确认之后才能真正的确认到账。

       第三步:每个节点通过解一道数学难题,从而去获得创建新区块的权利,并争取得到比特币的奖励(新比特币会在此过程中产生)

       此时节点反复尝试寻找一个数值,使得将该数值、区块链中最后一个区块的Hash值以及交易单三部分送入SHA算法后能计算出散列值X(位)满足一定条件(比如前位均为0),即找到数学难题的解。

       第四步:当一个节点找到解时,它就向全国广播该区块记录的所有盖时间戳交易,并由全网其他节点核对。

       此时时间戳用来证实特定区块必然于某特定时间是的确存在的。比特币网络采用从5个以上节点获取时间,然后取中间值的方式成为时间戳。

       第五步:全网其他节点核对该区块记账的正确性,没有错误后他们将在该合法区块之后竞争下一个区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合法记账区块链。

开源代码是不是去中心化怎么查询

       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今天给各位分享虚拟货币开源代码查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如果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请积极在评论区留言,现在开始进入正题!

       虚拟货币的开源代码到底怎么查找哪些是开

       查询比特币的源代码。

       网络虚拟货币大致可以分为

       第一类是大家熟悉的游戏币。在单机游戏时代,主角靠打倒敌人、进赌馆赢钱等方式积累货币,用这些购买草药和装备,但只能在自己的游戏机里使用。那时,玩家之间没有“市场”。自从互联网建立起门户和社区、实现游戏联网以来,虚拟货币便有了“金融市场”,玩家之间可以交易游戏币。

       第二类是门户网站或者即时通讯工具服务商发行的专用货币,用于购买本网站内的服务。使用最广泛的当属腾讯公司的Q币,可用来购买会员资格、QQ秀等增值服务。

       现在每一个数字虚拟货币都有开源代码我们怎么分析呢

       五种区分方法:去中心化、恒量“发行”、开源代码、独立的电子钱包以及第三方交易平台。

       一、去中心化

       很多人对去中心化概念比较模糊,也有很多关于币的项目也在打着去中心化的旗号在推动者这个市场。

       1、技术去中心化:比特币,莱特币是整个数字货币的一个币种,区块链技术是2.0。美国5年的一个研究,它研究这一块是失败的,只达到1.0。

       2、不属于任何一个公司国家或者机构。比如人民币,美元等都是法币,是由国家发行和控制,是由中心的;还有腾讯公司的Q币也是有中心的,叫虚拟币,不叫虚拟货币,是绝买点源码腾讯公司发行的。

       二、价格为什么会涨的,恒量“发行”。

       其实真正意义上来说,是不应该用“发行”二字的,比特币万枚,莱特币是万枚,其发起人是把这个数字货币计算机计算好,用一套公式保存起来,用互联网程序规定它全球只能有多少枚,是挖掘出来的。

       听说挖地挖地,挖地的矿机,都是时间和数量限制好的,是任何个人或者机构都是更改不了的,并公开它的源代码,谁都可以挖。物以稀为贵,之所以挖矿,就如地球上的黄金一样越挖越少,所以叫挖矿,价格就会上涨。

       人民币一直在超发,就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越来越不值钱。真正的数字货币是全球永不蒸发,恒量“发行”,具有真正的稀缺性的,通货紧缩的特质。

       三、开源代码,这是一个关键核心。

       目前所有的数字货币只有一个监管平台,开源代码成熟,一定要去全球唯一的数字货币监管平台审核,通过后挂在此平台上,公布它的开源代码。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你看各大交易平台是不是有莱特币和比特币的身影,凡是公开透明的都是自由买卖交易。

       四、独立的电子钱包。

       跨境支付的,是可以给某个区域的转账。

       五、第三方交易平台

       封闭式的交易平台和开放式的交易平台

       1、什么是封闭式交易平台呢?

       举例,比如凭票购物,凭票吃饭那个年代,你是化工厂的,你是粮局的,今天你拿着工厂的饭票去粮局吃饭是不可以的,是属于内部掌控的。

       2、开放式的交易平台,像OKCOIN,火币网,都是开放式的。任何一个平台购买的莱特币都是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买卖交易的,公开,透明。

       总之,是不是真正数字货币,有五大标准:

       1、去中心化;2、开源代码;3、恒量发行;4、第三方交易平台;5、电子钱包。

       虚拟货币基本阶段

       没有把游戏币与股票、衍生金融工具、特别是电子货币加以界定和区分。实际上,有一条内在线索可以把这些形态各异的虚拟货币贯穿起来,这就是个性化价值的表现成熟度。我们从逻辑上概括如下:

       一、银行电子货币

       银行电子货币最初是一种“伪虚拟货币”。它只具有虚拟货币的形式,如数字化、符号化,但不具有虚拟货币的实质,与个性化无关。例如,它只是纸币的对应物;它可能由央行发行;它可能与货币市场处于同一市场等。

       但是银行电子货币有一点突破了货币的外延—那就是它也可以不是由央行发行,而是由信息服务商发行,早期的几种电子货币就是这样。第二点突破就是银行电子货币的流动性,远远超过一般货币。因此就隐含了对货币价格水平定价权的挑战。

       比如,在隔夜拆借之中,如果同一笔货币以电子货币方式被周转若干次,虽然从传统货币观点,一切都没有发生,但如果从虚拟货币流通速度的角度看,实际上已改变了货币价格水平的条件。

       二、信用信息货币

       股票是最典型的信用信息货币,其本质是虚拟的,是一种具有个人化特点的虚拟货币。它是当前虚拟经济最现实的基础。股票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而且统一的虚拟货币市场,它们不仅有实体业务作为基础,而且有广泛的信托业务、保险业务等信息服务作为支撑。

       所谓统一市场是有所特指的,是指这一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同货币市场在国民收入的整体水平上进行交换。从历史上看,只有当货币形成统一市场,即国民经济的主体都实现货币化时,货币量和利率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才谈得上。这个道理对虚拟经济也一样。

       这个问题不无争议,如今虚拟经济的规模,虽然已经若干倍于实体经济,但实体经济中毕竟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进入这个统一市场。如果把游戏币与股票比较,它在这方面的进展还差得远。只有经过娱乐产业化和产业娱乐化两个阶段,才有可能达到统一市场的水平。

       分析股票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它有一个与一般货币市场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流通速度不能由央行直接决定。例如,股指作为虚拟货币价格水平,不能象利率那样,由央行直接决定,而是由所谓人们的“信心”这种信息直接决定的。

       央行以及实体资本市场的基本面,只能间接决定股市,而不能直接决定。所以我认为股票市场是信息市场而不是货币市场。

       同成熟的虚拟货币市场比较,股市在主要特征上,表现是不完全的。股市把所有参照点上的噪音(即个别得失值),集成为一个统一的参照值,与标准值(基本面上的效用值、一般均衡值)进行合成,形成市场围绕效用价值的不断波动。

       虽然有别于以央行为中心进行有序化向心运动的货币市场,但与货币市场又没有区别。而从真正的虚拟货币市场的观点看,不可通约的个性化定价值,才是这一市场的特性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中的股市并没有实现这一功用,股市作为所谓“赌场”的独立作用还没有得到发挥。

       三、个性化信用凭证

       虚拟货币的根本作用,是在个性的“现场”合成价值,而不是跑到一个脱离真实世界的均衡点上孤立地确定一个理性价值。虚拟货币的意义在于以最终消费者为中心建立价值体系。虚拟货币全面实现后,只有一般等价功能的单一货币将趋于后台化。

       游戏币是更高阶段虚拟货币的试验田,还难当大任。理想的缓冲输出源码虚拟货币是真实世界的价值符号。在一般等价交换中,具体使用价值以及具体使用价值的主体对应物—人的非同质化的需求、个性化需求,被完全过滤掉。

       虚拟货币将改变这一切,通过虚拟方式,将人的非同质化需求、个性化需求以个体参照点向基本面锚定的方式,进行价值合成。因此虚拟货币必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具有商品交换的功能,一方面是具有物物交换的功能。

       通过前者克服价值的相对性和主观性,通过后者实现个性化的价值确认。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虚拟货币肯定要实现一不为人知的巨大转型,这就是向对话体系的转型,成为交互式货币。

       这里的讨价还价是针对货币价格水平的讨价还价。回忆一下,人类在几十年内,早已实现的文本向对话的转型,正是虚拟货币转型的方向所在。游戏币的价值其实是不确定的。人们交换到游戏币,从中最终可能得到的快乐,是在币值以上、还是以下,不到参与游戏之时是不确定的。

       游戏就是一个对话过程。当然,游戏币的各种增值功能,还没有结合个性化信息服务开发出来。如果这种增值业务充分得到开发,游戏币因为提供服务的商家不同而不通用,可能反而成为一种相对于股票的优势。

       完全个性化的虚拟货币,可能是一种附加信息的货币卡,它的价值是待确认的。拥有具体待定功能和余值的虚拟货币,其信息一方面可以具有象文本一样有再阐释的余地,一方面具有卡拉OK式的再开发的潜力。

       它的信息价值是有开放接口的,可以再增值的。如果把它们投入股市一样的二级市场交换,它们可能凭其个性化信息在基本票面价值上下浮动,它本身就会具有更多的象股票那样的吸引力。

       游戏货币,还只具有价值流通功能,而不具有市场平台功能,所以它只是一种不完善的虚拟货币,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相应的产业基础。

数字货币的开源代码是什么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数字资产风靡全球,国内外金融机构、科技公司、投资公司等参与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进行区块链数字资产的研究、开发、设计、测试与推广。要实现区块链数字资产“四可三不可”的主要特性,可依托安全技术、交易技术、可信保障技术这三个方面的项技术构建数字资产的核心技术体系。首先,以安全技术保障区块链数字资产的可流通性、可存储性、可控匿名性、不可伪造性、不可重复交易性与不可抵赖性。数字货币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基础安全技术、数据安全技术、交易安全技术三个层面。基础安全技术包括加解密技术与安全芯片技术。加解密技术主要应用于数字资产的币值生成、保密传输、身份验证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加解算法体系是数字资产体系的核心与基础,需要由国家密码管理机构定制与设计。安全芯片技术主要分为终端安全模块技术和智能卡芯片技术,数字资产可基于终端安全模块采用移动终端的形式实现交易,终端安全模块作为安全存储和加解密运算的载体,能够为数字资产提供有效的基础性安全保护。数字资产系统交易平台区块链技术研发数据安全技术包括数据安全传输技术与安全存储技术。数据安全传输技术通过密文+MAC/密文+HASH方式传输数字资产信息,以确保数据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不可篡改性;数据安全存储技术通过加密存储、访问控制、安全监测等方式储存数字货币信息,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控性。

       交易安全技术包括匿名技术、身份认证技术、防重复交易技术与防伪技术。匿名技术通过盲签名(包括盲参数签名、弱盲签名、强盲签名等)、零知识证明等方式实现数字资产的可控匿名性;身份认证技术通过认证中心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确保数字资产交易者身份的有效性;防重复交易技术通过数字签名、流水号、时间戳等方式确保数字资产不被重复使用;防伪技术通过加解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等方式确保数字资产真实性与交易真实性。其次,以交易技术实现数字资产的在线交易与离线交易功能。数字资产交易技术主要包括在线交易技术与离线交易技术两个方面。数字资产作为具有法定地位的货币,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拒收,要求数字资产在线或离线的情况下均可进行交易。在线交易技术通过在线设备交互技术、在线数据传输技术与在线交易处理等实现数字资产的在线交易业务;离线交易技术通过脱机设备交互技术、脱机数据传输技术与脱机交易处理等实现数字资产的离线交易业务。最后,以可信保障技术为区块链数字资产发行、流通、交易提供安全、可信的应用环境。数字资产可信保障技术主要指可信服务管理技术,基于可信服务管理平台(TSM)保障数字资产安全模块与应用数据的安全可信,为数字资产参与方提供安全芯片(SE)与应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可信服务管理技术能够为数字资产提供应用注册、应用下载、安全认证、鉴别管理、安全评估、可信加载等各项服务,能够有效确保数字资产系统的安全可信。

       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技术,简称BT(Blockchaintechnology),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让每个人均可参与数据库记录。区块链技术开发区块链技术开发什么是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是一个具备完整性的数据库系统,写入系统的数据会自动复制到区块链的节点上面,能实现事务性的数据保存,支持多种行业数据库的管理开发,结合多种需求来制作。.亿美元,涨幅为2.%。本周共有5个新项目进入TOP,分别为分别为FST,ZB,WIX,WAX,MXM。8月日,Bitcoin价格为.美元,较上周上涨3.%,Ethereum价格为.美元,较上周下跌3.%。本周h成交额较上周同期上升2.%;TOP项目中币类项目总市值、平均市值涨幅zui大,全球区块链资产TOP项目分类组成稳定。

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系统

       软件配置管理包括标识、控制、状态统计、审计和审查、荣耀纪元源码生产、过程管理、小组协作。至于怎样才算是构成软件配置管理系统,对此还没有普遍认可的定义。例如,假如系统有版本控制功能,它是否就是一个软件配置管理系统?理想的软件配置管理系统是基于以上定义提供所有功能的系统。但是,实际中的系统只能实现某种程度上的版本控制功能、配置识别功能、系统构建功能、系统建模功能,或在某种程度上提供软件配置管理的意识,软件工程组会认为这些系统就是软件配置管理系统。现有的软件配置管理系统提供的只是一种功能的综合,而不是一个标准的系统。

       下面介绍软件配置管理系统的两个重要概念:库和分布式组件。

       (1)库

       库是软件配置管理系统的根本。库是集中控制的文件库,并提供对库中所存储文件的版本控制。任何库中的文件都被视为在确定的软件配置管理之下。库中的文件是不会变的,即它们不能被更改。任何更改都被视为构造了一个新版本的文件。文件所有的软件配置管理信息和文件的内容都存储在库中。所以,任何配置的管理和控制都与库中的文件相关联。当工作于一个文件时,用户将某个版本的文件导入到自己的工作目录,然后开始工作;处理完后再将文件导回到库中。这样就生成了这个文件的新版本。因此,用户不可能导出一个文件并同时在库中修改源文件。

       从库的角度来看,导出的文件被自动锁定直到文件重新被导入,一个版本号自动与新版本文件相关联。这样一来,用户可以随时根据特定的版本号导出任何文件。最新版本修改的结果将产生一个新的、顺序递增的版本;而对老版本修改的结果将产生一个分支版本。在版本编号策略和使用模式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文件版本历史树,用来表示原始和更新后的版本。库中不但存储了文件的不同版本、更改的理由,而且存储了谁在什么时候替换了某个版本的文件等文件历史信息。注意,对于每个不同的版本文件,不是所有的代码都能被存储起来,而只是将不同版本间的差异进行存储,这称为增量。这种方法有利于节省空间以及节省对最新文件版本的访问时间。另外,可以根据状态给文件加上标签,然后基于状态的值进行导出。同样也可以根据修订版本号、日期和作者进行导出操作。因为,库总是和文件所在的目录相关联的。

       总之,库控制软件配置管理信息,并把不同版本的文件存储为不可修改的对象。

       (2)分布式组件

       根据下面给出的例子阐述分布式组件。

       Sherpa设计管理系统提供一个文件库,其中的文件分散地分布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在逻辑上,库是集中控制的;但在物理上,库中的数据是分散的。Sherpa设计管理系统自己知道数据的分散分布,并把这个因素考虑到软件配置管理系统中,如在提供必要的文件格式转换时提供一定的容错能力。

       这样,对于用户来说,数据的分布是透明的。一组在地理上分散分布的用户可以针对同样配置的文件一起工作。多个文件的副本可以存在于在不同的工作站上。Sherpa设计管理系统知道最新文件版本的位置。对从库中所导出文件的任何更改都会导致所有分散在本地工作站上的副本更新,因为系统知道所有本地副本放置的位置。更新可以是一步一步交互式地发生,也可以是批处理式地完成。有效、分散分布的用户能够直接访问集中控制的库。对他们来说,软件配置管理能力看起来遍布整个异构网络。

       软件配置管理系统的发展

       软件配置管理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两代。第一代软件配置管理系统仅仅只是处理文件版本控制的工具。它们是基于单一文件的工具,将各独立文件改变存储在特殊的文档文件之中,一般支持恢复提交模式,并提供分支。最早的这类工具是源代码控制系统,这些都是面向开发而并非管理的、简单的和独立的工具。

       第二代软件配置管理系统则是基于项目数据库的,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软件开发项目的源代码与它们的文档分离,而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该数据库称为项目数据库或软件库。它们能够处理复杂的元素,提供不同的版本模型,是一个集成版本管理和项目组建功能的工具。例如,领域软件工程环境在实现对文件进行版本管理的基础上,应用了系统模型的描述和版本绑定等策略来支持项目组建,但这些工具仅仅是支持编码阶段的工具。

       软件配置管理系统的功能

       在软件开发团队中,基于软件配置管理的不同成员通常都有一些明确的、互补的需求与任务。换句话就是,理想的软件配置管理系统的功能应支持不同成员的所有目标、规则和任务。由此得出软件配置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图,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显示了项目经理、配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测试者、质量保证经理及客户对软件配置管理系统的要求。图1所示中的每一个方框代表的是一个主要的功能区域。图1所示显示方框外的内容,包括部件、结构、创建、审核、统计、控制、团队、过程等,这些也是任何软件配置管理系统都应具备的功能。

       软件配置管理系统的建立

       在项目实际工作中,可以用VSS、CVS等工具来建立配置库。VSS(Visual SourceSafe)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配置管理工具,是Visual Studio的套件之一。CVS(Concurrent Version System,并行版本系统)是著名的开放源代码的配置管理工具,许多软件机构根据CVS官方提供的编程接口开发了各色各样的CVS客户端软件,最有名的当推Windows环境的CVS客户端软件——WinCVS,WinCVS是免费的,但是并不开放源代码。

       1.建立配置管理系统的步骤

       建立配置管理系统的步骤如下:

       (1)组建配置管理方案构造小组。这个小组负责构造配置管理过程中的所有工作,包括了解本组织的现有开发、管理现状,选择配置管理工具,制订配置管理规范,安排试验项目的实施,沟通部门间关系,获得管理者支持和开发人员的认同。配置管理方案构造小组的成员应该包括:小组负责人、技术支持专家、配置管理技术专家、配置管理系统用户代表。

       (2)对目标机构进行了解、评估。目标机构的调查评估工作由配置管理技术专家领导,配置管理系统用户代表参与,提供基本信息,并由小组负责人协调,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深入调查获得较全面的数据。对目标机构的测算源码下载了解、评估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人员、技术、工作流程、现有项目和期望值。

       (3)配置管理工具及其提供商评估。通过对组织的评估,了解该组织的现状和需求后,就需要选择适合该组织的配置管理工具。市场上现有的配置管理工具不下数十种,它们各有所长,在功能、性能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只有经过仔细地对产品及其提供商进行分析评估,核对目标机构的需求,才能挑选出合适的工具,实现一个理想的配置管理过程。

       (4)制订实施计划。

       (5)定义配置管理流程。配置管理流程是软件开发机构进行配置管理的依据,也是配置管理构造小组的最重要的工作成果。配置管理流程规定开发过程中需要做哪些配置管理方面的工作,由谁做、如何做。

       (6)试验项目的实施。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选取目标机构中的一个现有项目,按既定的配置管理流程去进行开发和配置管理工作。这种试验的目的是在一定风险范围内,通过实地运作来确定所选配置管理工具、所制订的配置管理规范是否能满足目标机构的需要。

       (7)全面实施。经过试验项目证实、校正后的配置管理流程就可以在目标机构的各个项目、各个相关工作环节中去应用、实施,最终使配置管理过程日常化、规范化。

       2.配置库的分类

       配置库也称配置项库,是配置管理的有力工具。在软件工程中,主要有4类配置库:

       (1)开发库(动态库、程序员库、工作库)。存放开发过程中需要保留的各种信息(新模块、文档、数据元素或进行修改的已有元素等),供开发人员个人专用,是开发人员的工作区,由开发人员(工程师)控制。库中的信息可能有较为频繁的修改,只要开发库的使用者认为有必要,无需对其做任何限制。因为这通常不会影响到项目的其他部分。

       (2)受控库(主库、系统库)。用于管理当前基线和控制对基线的变更。受控库包括配置单元和被提升并集成到配置项中的构件。软件工程师和其他人员可以自由地复制受控库中单元或构件。然而,必须有适当的权限授权变更。受控库中的单元或构件用于创建集成、系统和验收测试或对用户发布的构建版。在开发的某个阶段工作结束时,将工作产品存入或将有关的信息存入。

       (3)产品库(静态库、软件仓库、软件产品库)。在开发的软件产品完成系统测试之后,作为最终产品存入库内,等待交付用户或现场安装。产品库用于存档各种广泛使用的已发布的基线,控制、保存和检索主媒介,库内的信息也应加以控制。

       (4)备份库。用来存放配置项备份版本的库,包括制作软件和相关架构、数据和文档的不同版本的拷贝时的复制品。在各时点的备份,例如,可以每天、每周或每月执行备份。

       3.配置库的建库模式

       决定配置库的结构是配置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一般常用的是两种组织形式:按配置项类型分类建库和按任务建库。

       按配置项的类型分类建库的方式经常为一些咨询服务公司所推荐,它适用于通用的应用软件开发组织。这样的组织往往产品的继承性较强,工具比较统一,对并行开发有一定的需求。使用这样的库结构有利于对配置项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同时也能提高编译和发布的效率。但由于这样的库结构并不是面向各个开发团队的开发任务的,所以可能会造成开发人员的工作目录结构过于复杂,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而按任务建立相应的配置库则适用于专业软件的研发组织。在这样的组织内,使用的开发工具种类繁多,开发模式以线性发展为主,所以就没有必要将配置项严格地分类存储,人为增加目录的复杂性。因此,对于研发性的软件组织来说,还是采用这种设置策略比较灵活。

       几种典型的软件配置管理系统

       1.面向过程的配置管理系统(CCC/HAVEST)

       CCC/HAVEST是CA(Platinum)公司的产品,是一个基于团队开发的,提供以过程驱动为基础的,包含版本管理、过程控制等功能的配置管理工具。CCC/HAVEST中的CCC代表Configuration & Change Control,即配置变更控制。CCC/HAVEST可帮助用户在异构平台、远程分布,以及并行开发活动的情况下保持工作的协调和同步。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有效跟踪复杂的企业级开发的各种变化(变更)的差异,从而使用户可以在预定的交付期限内提交高质量的软件版本。

       CCC/HAVEST能确保开发团队开发出支持已定义和可重复过程的软件产品,使得开发产品遵循严格的标准、过程和策略:需求→编码→测试→生成产品。CCC/HAVEST确保只有经过批准的变化,以及所有必需的组件被提交到生产环境。变化以“包”的形式加分组,提供了非常好的可见性和可管理性。测试人员只能看到那些提交到测试环境中的“包”相关的变化。该产品已经被美国国防部、NASDAQ,Intel,AT&T,3COM等多家单位采用,成为大中型软件单位软件配置管理工具的首选产品之一。

       2.版本控制工具——VSS

       VSS(Visual Soureesafe)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个管理代码产品,它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在服务器端建立VSS的数据库,共享该数据库,客户端指定连接到该数据库,并且支持用户级管理,对中文的支持也比较全面。VSS使用反向增量技术,确保一个文档的所有版本是可用的。VSS使用不同的机制存储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在实际使用中,VSS提供了在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中的文件共享和文件锁定特性,可确保团队开发中代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它可以使开发人员对源代码和由Visual J ++,Visual Basic,Visual C ++和Visual Foxpro开发的部件进行管理,对软件版本开发进度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可以防止由于网络文件锁定导致的版本冲突。此外,VSS还可以与VisualInterDev紧密集成,管理动态Web应用系统中的各种部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团队开发中进度管理的有效性。

       3.配置管理工具——DSEE

       配置管理工具(DSEE)由历史管理程序(History Manger)、配置管理程序(Configuration Manager)、任务管理程序(Task Manager)和监控管理程序(Monitor Manager)4个部分组成。历史管理程序负责在库中储藏管理配置项的各个版本;配置管理器的主要功能是定义和建立配置;而任务和监控程序则主要负责控制软件修改过程。

       下面重点讨论配置管理部分。

       使用DSEE建立一个配置需涉及以下3个概念。

       ①系统模型(System Model):它指出欲导出此配置项所需的源项、工具(DSEE中称为翻译器)和过程。

       ②配置依据(Configure Thread):它包括推导配置项版本时所用的一组规则、工具和工具中的选件(Options)。

       ③导出项缓冲池(Derived Element Pl):每一配置项建立后都放入缓冲池中,它可以同时存放某配置项的几个版本。因此,缓冲池中每项均附一个BCT(Bound Configuration Thread),它列出推导此配置项所用的各源项和工具版本及工具选件。

       图2说明上述3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采用DSEE定义和建立一个配置项的过程。

       DSEE首先根据“系统模型”和“配置依据”确定此次欲推导配置项的“BCT”,然后在缓冲池中查找那些可直接用于推导新配置项的配置项。正像一般Make工具,通过遍历项目依赖图,确定所有其所依赖的项在其建立之后从未改变过的项,直接使用它们,而不重新建立。如果在导出项缓冲池中能找到某个配置项,其BCT与欲推导配置项的BCT匹配,则DSEE立即重用它,不再重新推导。DSEE的一个优点就是允许各配置尽可能共享已经导出的配置项。

       “系统模型”描述组成系统各分量之间的关系,即系统构成。系统模型包括每一个分量的形式(分为原子和聚合的),分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每一个分量将被什么翻译器处理等。“配置依据”主要描述对于一次具体的配置建立,源项的哪些版本和翻译器的哪些选件将被使用。因此涉及版本和选件的命名与确定。为此,DSEE引入一套专用语言,描述“系统模型”的“配置依据”。

       DSEE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工作,此时建立配置的工作可在多个CPU上并行完成,图3说明并行建立机制,假设某用户在工作站A上要求DSEE建立某编译程序前端(指词法分析与语法分析部分),DSEE确定需要分别建立彼此独立的LEX.ASS和PARSER.C,选择结点B、C完成此项任务。这两个结点独立地从结点D的库中取所需源项,又将已建立完成的项目送到结点E的缓冲池中。

       4.配置管理工具——PVCS

       PVCS是美国Intersold公司的产品,是一个贯穿整个软件工程过程的面向开发团队的SCM系统。它适用于不同平台、多种对象类型。PVCS能够在Windows、Windows NT、DOS、OS/2和多种Unix平台上运行。可为开发对象通过通用的结构,包括源代码、目标代码、图形对象和文本文件。通过对文件夹、项目、平台的控制,得以实现标准化。

       PVCS可成为软件开发中质量管理的核心,利用PVCS可进行变更管理、版本管理、建立管理,并进行问题跟踪。在局域网环境安装PVCS,还能进行文档管理,可监督、修正开发项目,可跟踪软件系统的修改。在什么地方修改的、什么时间修改的、如何修改的。任何时候都可重构系统。PVCS能够防止软件变更后的冲突、覆盖和错误,以保证软件的安全性。

       PVCS软件由以下7个部分组成。①PVCS Version Manager:版本管理程序。版本控制系统管理并保护开发者的软件资源。它有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可快速、简便地帮助初学者和专家访问所有项目的部件和开发对象。先进的安全管理机制可按用户、开发组和功能,授与许可和特权。用户通过登入(Check in)和检出(Check out)的方式访问服务器上的文件,未经授权的用户则无法访问服务器上的文件。每次登入时,在服务器上都会生成新的版本,PVCS对软件版本的管理采取增量存储的方式。任何版本都可以随时检出编辑,同一应用的不同版本可以像树枝一样增长。PVCS具有加锁功能,可在文件更新时保护文件,避免不同用户更改同一文件时发生冲突。一旦某一文件登入结束,锁即被解除,该文件可由其他用户使用。

       ②PVCS Tracker:跟踪程序。跟踪程序为开发组织成员提供有效的通信机制,使各成员之间能够方便地交流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软件的缺陷和变化,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和统计。跟踪程序内置专用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多风格的集成式报表和统计图形,以直观的形式为项目管理员提供用于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有用信息。

       ③PVCS Configuration Builder:配置建立程序。在客户—服务器软件开发环境中,对软件变更进行管理,可满足团队开发的需要。它提供了在比较、链接、编译的同时自动建立应用程序的能力,使客户—服务器软件系统的建立自动化,并在任何时候都能完整、精确地重建任一版本的用户系统。Configuration Builder能够和Version Manager很好地相互配合,并能从现有的Version Manager文档中摘录正确的开发对象版本,尤其在多操作系统上建立复杂版本的过程简单且不出错。

       ④PVCS Production Gateway:生产网关。生产网关实现多个远程软件开发管理系统间的同步,同时提供了与主机软件开发管理库之间的互联。使用Production Gateway开发人员能够在远程工作站或MVS宿主机上共享PVCS中的代码、设置客户—服务器环境和建立软件部件。

       ⑤PVCS Reporter:报表生成程序。这是专用于PVCS的报表生成工具,提供在Window界面中可定制的报告,能更好地管理开发过程。利用其高级数据生成和报表系统,可以通过灵活的图形界面快速地生成定制报表。

       ⑥PVCS Developer’s Toolkit:开发工具箱。选用PVCS Developer’s Toolkit,可开发一个包含PVCS功能的应用系统。软件开发人员利用PVCS可以集成完整的PVCS功能,简便地在应用程序中增加版本控制能力。PVCS Developer’s Toolkit提供DLL文件、可链接库和头文件。这些文件可以提供所有PVCS Version Manager和Configuration Builder功能的能力。开发工具箱为开发组成员提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l),以建立与PVCS的接口或直接继承PVCS的功能。

       ⑦PVCS Notify:通告程序。Notify是一种E-mail通知系统,是PVCS Tracker的补充。该系统能够把新发现的软件缺陷和重要的更新信息及时通知所有开发团队的成员,以及拥有E-mail系统的用户,团队开发依赖于开发组成员之间有效通信。问题报告和改动要求在开发者、测试者和管理人员之间传送,重要的改动必须通知有关人员。Tracker和Notify消除了通信瓶颈,加快问题的解决;通过内置的消息机制或电子邮件系统的所有权和状态更改,信息可安全传送。

       5.Clearcase

       Clearcase是Rational公司推出的软件配置工具,主要基于Windows和UNIX的开发环境,提供了包括版本控制、工作空间管理、建立管理和过程控制等比较全面的配置管理功能,而且无需软件开发人员改变现有的环境、工具和工作方式,给那些经常跨越复杂环境(如Windows和UNIX系统)进行复杂项目开发的团队带来巨大效益。此外,ClearCase也支持广泛的开发环境。ClearCase数据存储在一个可访问的版本对象库(Version Object base,VOB)中,ClearCase把所有版本控制的数据存放在一永久、安全的存储区中,即版本对象库中。项目团队(或管理者)可以决定其所需要的VOB数量,可以决定什么样的目录或文件需要被维护。ClearCase不仅可以对软件组件的版本进行维护和控制,也可对一个非文本文件、目录的版本进行维护。

       Clearcase的先进功能直接解决了原来开发团队所面临的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并且通过资源重用使开发的软件更加可靠。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中,ClearCase作为规范的软件配置管理工具,满足了软件开发人员的大部分需求。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VCU 硬件在环(HiL)仿真测试方案——干货分享

       HiL的定义:硬件在环是计算机专业术语,亦为硬件在回路,其旨在通过使用“硬件在环”(HiL)来显著降低开发时间和成本。在开发电气机械元件或系统时,过去计算机仿真和实际实验通常是分开进行。然而,通过采用HiL方式,这两者可以结合在一起,展现出极大的效率提升。

       硬件在环(HiL)主要有三种形式:1)虚拟控制器+虚拟对象=动态仿真系统(纯粹的软件系统仿真);2)虚拟控制器+实际对象=快速控制原型(RCP)仿真系统(系统的一种半实物仿真);3)实际控制器+虚拟对象=硬件在回路(HiL)仿真系统(系统的另一种半实物仿真)。HiL目前主要有三大硬件平台:NI平台、DSpace平台、ETAS平台(ETAS已宣布退出HiL业务)。本文主要以NI平台介绍VCU HiL系统方案。

       VCU HiL测试系统方案:HiL测试系统整体架构包含三层:第一层次为HiL测试系统软硬件架构,包括硬件设备、实验管理软件、被测控制器等;第二层次为HiL测试系统开发,基于第一层次软硬件架构进行被测对象仿真模型开发、实时I/O接口匹配、硬线信号匹配及实验定义等;第三层次为HiL测试,包括测试序列开发、激励生成加载、模型参数调试、故障模拟实现及测试分析与评估等。

       VCU HiL测试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上位机(PC)、PXI机箱、实时处理器、数据采集板卡、CAN通讯板卡、DIO板卡、电阻模拟板卡、低压可编程电源等。上位机电脑安装Veristand、Teststand软件,通过以太网与PXI机箱中的实时处理器连接。实时处理器运行实时系统(Real Time),安装Veristand终端引擎,通过与上位机数据传输,将仿真模型部署到实时系统中并控制运行状态。PXI机箱提供多种类型的板卡,实现不同信号的模拟和采集功能。

       VCU HiL测试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模拟VCU所有硬线输入信号,采集VCU所有硬线输出信号,模拟VCU CAN总线接收信号和接收CAN总线发送信号,通过整车实时仿真模型及I/O接口实现VCU的闭环测试验证,通过软/硬件实现VCU相关电气故障模拟,通过可编程直流电源模拟VCU的供电电源,通过编辑测试序列实现自动化测试,支持VCU所有I/O端口测试验证,支持VCU CAN通讯功能测试验证,支持VCU整车控制策略全功能验证,支持VCU故障诊断功能测试验证,支持VCU极限工况下控制功能测试验证,支持VCU回归测试,支持VCU耐久测试,支持NEDC等典型标准工况测试及自定义工况测试。

       VCU HiL测试系统主要由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控制模型三部分组成。硬件平台采用分布式设计模式,上位机作为控制核心,下位机以PXI机箱、实时处理器及I/O板卡为核心。系统硬件平台包括PXI机箱、实时处理器、I/O板卡、通讯板卡、电源管理模块、故障注入板卡、低压可编程电源、信号调理模块、机柜及上位机电脑。软件平台包括实验管理软件和自动化测试软件。本方案试验管理软件基于NI VeriStand软件平台,实现系统配置管理和测试管理。自动化测试软件基于NI TestStand软件平台,提供可视化测试序列编辑环境、测试管理功能、测试执行、多线程并行测试、用户管理、测试报告管理、自定义操作员界面、源代码控制整合、数据库记录等功能。仿真模型为纯电动车整车仿真模型,包括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驾驶员模型、电机模型、动力电池模型、主减速器模型、虚拟控制器模型、I/O模型、道路及环境模型等,满足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功能测试验证要求,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开发,模型精度高,支持用户图形化界面输入数据,实时在线修改模型参数,支持离线和在线仿真,满足新能源汽车HiL测试系统实时性要求,模型开源、规范、易读。

       HiL测试流程包括测试准备、测试用例开发、测试工程搭建、测试调试、测试总结。测试准备包含被测控制器接口分析、硬件资源分配、控制器线束设计、功能分析、测试计划安排。测试用例开发方法研究是测试的关键点之一,采用合理方法开发测试用例,增加测试覆盖度,减少冗余重复,提高测试效率。测试工程搭建基于实验管理软件和自动化测试软件完成,包括软硬件工程配置、测试界面搭建、模型配置、通讯配置等。测试调试包含冒烟测试、接口测试、自动化测试,测试报告通过HiL测试管理软件执行测试,输出报告。测试总结包括环境、周期、人员、内容分析,问题统计与解决,测试完成情况检查,提交工作成果。

       总结: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使用实时处理器运行仿真模型模拟受控对象运行状态,通过I/O接口与被测ECU连接,对ECU进行全面、系统测试。从安全性、可行性和成本考虑,HiL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已成为ECU开发流程中重要环节,减少了实车测试次数,缩短开发时间,降低成本,提高ECU软件质量,降低汽车厂风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HiL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对于核心电控系统极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对汽车行业的资本密集投入,新能源汽车HiL测试工程师岗位需求量大,薪资增加,从长远职业规划来看,HiL测试工程师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岗位。意昂工课根据多年工程经验,推出了HiL测试课程,基于实际项目案例和岗位需求技能制定教学大纲,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员,提升HiL测试实践能力,积累实战经验。对HiL测试感兴趣的学员可私聊沟通。

求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数据流程图)!!!

       各种类型数据的高等界面,后来逐渐演变成满足所有数据访问需要的完整解datamodule4.adoquery2.sql.add('SELECT借书证号,密码FROM[user]WHERE(借书证号=:tt)');

       datamodule4.adoquery2.parameters[0].value:=username;

       datamodule4.adoquery2.open;

       在为TQuery或TADOquery部件设置SQL属性时调用Close方法总是很安全的,如果TQuery或TADOquery部件已经被关闭了,调用Close方法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在应用程序中为SQL属性设置新的SQL命令语句时,必须要调用Clear方法以清除SQL属性中现存的SQL命令语句,如果不调用Clear方法,便调用Add方法向SQL属性中设置SQL命令语句,那么新设置的SQL命令语句会追加在现存SQL命令语句后面,在程序运行时常常会出现出乎意料的查询结果甚至程序无法运行下去。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一般情况下TQuery或TADOquery部件的SQL属性只能包含一条完整的SQL语句,它不允许被设置成多条SQL语句。当然有些数据库服务器也支持在TQuery或TADOquery部件的SQL属性中设置多条SQL语句,只要数据库服务器允许这样,我们在编程时可以为SQL属性设置多条SQL语句。

       在为TQuery或TADOquery部件设置完SQL属性的属性值之后,也即编写好适当的SQL程序之后,可以有多种方式来执行SQL程序。

       在设计过程中,设置完TQuery或TADOquery部件的SQL属性之后将其Active属性的值置为True,这样便可以执行SQL属性中的SQL程序,如果应用中有与TQuery或TADOquery部件相连的数据浏览部件(如TDDGridTDBEdit等)那么在这些数据浏览部件中会显示SQL程序的执行结果。

       在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通过程序调用TQuery或TADOquery组件的Open方法或ExecSQL方法可以执行其SQL属性中的SQL程序。Open方法和ExecSQL方法是不一样的。Open方法只能用来执行SQL语言的查询语句(Select命令),并返回一个查询结果集,而ExecSQL方法还可以用来执行其它常用的SQL语句(如INSERT,UPDATE,DELETE等命令),例如:

       Query1.Open(这样会返回一个查询结果集)

       如果调用Open方法,而没有查询结果时,会出错。此时应该调用ExecSQL方法来代替Open方法。如:

       Query1.ExecSQL(没有返回结果)

       当然在设计应用程序时,程序设计人员是无法确定TQuery或TADOquery组件中的SQL语句是否会返回一个查询结果的。对于这种情况应当用Try…Except模块来设计程序。在Try部分调用Open方法,而在Except部分调用ExceSQL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程序的正确运行。

       例如:

       Try

       Query1.Open

       Except

       Query1.ExecSQL

       End

       通过Tquery或TADOquery组件可以获得两种类型的数据:

       u“活动”的数据

       这种数据就跟通过TTable部件获得的数据一样,用户可以通过数据浏览部件来编辑修改这些数据,并且当调用Post方法或当焦点离开当前的数据浏览部件时,用户对数据的修改自动地被写回到数据库中。

       u非活动的数据(只读数据)

       用户通过数据浏览部件是不能修改其中的数据。在缺省情况下,通过TQuery部件获得的查询结果数据是只读数据,要想获得“活动”的数据,在应用程序中必须要设置Tquery或TADOquery组件的RequestLive属性值为True,然而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通过设置RequestLive的属值True)都可以获得“活动”的数据的,要想获得“活动”的数据,除了将TQuery部件的RequestLive属性设置为True外,相应的SQL命令还要满足以下条件。

       本地SQL语句查询情况下,要得到可更新的数据集,SQL语句的限制为:

       n查询只能涉及到一个单独的表

       nSQL语句中不能包含ORDERBY命令

       nSQL语句中不能含聚集运算符SUM或AVG

       n在Select后的字段列表中不能有计算字段

       n在Select语句WHERE部分只能包含字段值与常量的比较运算,这些比较运算符是:Like,>,<,>=,<=。各比较运算之间可以有并和交运算:AND和OR

       当通过SQL语句查询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库表:

       n查询只能涉及到一个单独的表

       nSQL语句中不能包含ORDERBY命令

       nSQL语句中不能含聚集运算符SUM或AVG运算

       另外,如果是查询Sybase数据库中的表,那么被查询的表中只能有一个索引。

       如果在应用程序中要求TQuery或TADOquery组件返回一个“活动”的查询结果数据集,但是SQL命令语句不满足上述约束条件时,对于本地数据库的SQL查询,BDE只能返回只读的数据集。对于数据库服务器中的SQL查询,只能返回错误的代码。当Tquery或TADOquery组件返回一个“活动”的查询结果数据集时,它的CanModIfy属性的值会被设置成True。

       §3.4MSSQLServer简述

       SQLServer是一个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功能强大操作简便,日益为广大数据库用户所喜爱。越来越多的开发工具提供了与SQLServer的接口。SQLServer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于年推出了第一个OS/2版本,在WindowsNT推出后,Microsoft与Sybase在SQLServer的开发上就分道扬镳了,Microsoft将SQLServer移植到WindowsNT系统上,专注于开发推广SQLServer的WindowsNT版本。

       SQLServer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最新版本,该版本继承了SQLServer7.0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Windows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MicrosoftWindows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MSSQLServer不但可以应用于大中型数据库管理中,建立分布式关系数据库,并且也可以开发桌面数据库。事实上,SQLServer数据库处理的基本结构,采取关系型数据库模式,尽管如此,相信大家都可以轻易的发现,在SQLServer的数据库处理方式,则是使用面向对象的操作方式与精神,也就是说,SQLServer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基于系统已经建立好的一些对象来达成,是相当OO(面向对象)的一个系统结构。

       SQLServer企业管理器是SQLServer的主要管理工具,它提供了一个遵从MMC标准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得以:

       ·定义SQLServer实例组。

       ·将个别服务器注册到组中。

       ·为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配置所有SQLServer选项。

       ·在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中创建并管理所有SQLServer数据库、对象、登录、用户和权限。

       ·在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上定义并执行所有SQLServer管理任务。

       ·通过唤醒调用SQL查询分析器,交互地设计并测试SQL语句、批处理和脚本。

       ·唤醒调用为SQLServer定义的各种向导。

       ·

       第三章图书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4.1应用需求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图书借阅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管理人员。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询图书馆所存的图书、个人借阅情况及个人信息的修改;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形成借书或还书报表给借阅者查看确认;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功能最为复杂,包括对工作人员、图书借阅者、图书进行管理和维护,及系统状态的查看、维护并生成催还图书报表。

       图书借阅者可直接查看图书馆图书情况,如果图书借阅者根据本人借书证号和密码登录系统,还可以进行本人借书情况的查询和维护部分个人信息。一般情况下,图书借阅者只应该查询和维护本人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若查询和维护其他借阅者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就要知道其他图书借阅者的借书证号和密码。这些是很难得到的,特别是密码,所以不但满足了图书借阅者的要求,还保护了图书借阅者的个人隐私。

       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修改图书借阅者借书和还书记录的权限,所以需对工作人员登陆本模块进行更多的考虑。在此模块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为图书借阅者加入借书记录或是还书记录,并打印生成相应的报表给用户查看和确认。

       图书馆管理人员功能的信息量大,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最高。本功能实现对图书信息、借阅者信息、总体借阅情况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信息查看及维护。图书馆管理员可以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统计图书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统计、添加、删除和修改图书借阅者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统计图书馆的借阅信息,但不能添加、删除和修改借阅信息,这部分功能应该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执行,但是,删除某条图书借阅者基本信息记录时,应实现对该图书借阅者借阅记录的级联删除。并且还应具有生成催还图书报表,并打印输出的功能。

       在本系统中由于没有打印机设备供试验,所以预先把报表打印改成报表预览。

       设计不同用户的操作权限和登陆方法

       对所有用户开放的图书查询

       借阅者维护借阅者个人部分信息

       借阅者查看个人借阅情况信息

       维护借阅者个人密码

       根据借阅情况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生成报表

       根据还书情况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生成报表

       查询及统计各种信息

       维护图书信息

       维护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信息

       维护借阅者信息

       处理信息的完整性

       对借阅过期的图书生成报表

       图4-2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需求的总结

       根据以上所做的需求分析,并略掉一些细节(如不考虑用户的登录;对记录的维护),得出以下的三层数据流图。

       §4.2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系统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

       §4.3系统数据库设计

       4.3.1概念设计

       在概念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从用户的角度看待数据及处理要求和约束,产生一个反映用户观点的概念模式。然后再把概念模式转换成逻辑模式。将概念设计从设计过程中独立开来,使各阶段的任务相对单一化,设计复杂程度大大降低,不受特定DBMS的限制。

       利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可分成三步进行:首先设计局部ER模式,然后把各局部ER模式综合成一个全局模式,最后对全局ER模式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模式,即概念模式。

       (1)设计局部ER模式

       实体和属性的定义:

       图书(图书编号,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备注,价格,数量,)

       借阅者(借书证号,姓名,性别,身份证,联系电话,密码)

       身份(身份编号,身份描述,最大借阅数)

       图书类别(图书类别编号,类别描述)

       ER模型的“联系”用于刻画实体之间的关联。一种完整的方式是对局部结构中任意两个实体类型,依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考察局部结构中任意两个实体类型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若有联系,进一步确定是1:N,M:N,还是1:1等。还要考察一个实体类型内部是否存在联系,两个实体类型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多个实体类型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等等。联系定义如图4-5所示。解释如下:

       u一个借阅者(用户)只能具有一种身份,而一种身份可被多个借阅者所具有;

       u一本图书只能属于一种图书类别(类别),而一种图书类别可以包含多本图书;

       u一个用户可以借阅多本不同的书,而一本书也可以被多个不同的用户所借阅。

       (2)设计全局ER模式

       所有局部ER模式都设计好了后,接下来就是把它们综合成单一的全局概念结构。全局概念结构不仅要支持所有局部ER模式,而且必须合理地表示一个完整、一致的数据库概念结构。

       1)确定公共实体类型

       为了给多个局部ER模式的合并提供开始合并的基础,首先要确定各局部结构中的公共实体类型。在这一步中我们仅根据实体类型名和键来认定公共实体类型。一般把同名实体类型作为公共实体类型的一类候选,把具有相同键的实体类型作为公共实体类型的另一类候眩

       2)局部ER模式的合并

       合并的原则是:首先进行两两合并;先和合并那些现实世界中有联系的局部结构;合并从公共实体类型开始,最后再加入独立的局部结构。

       3)消除冲突

       冲突分为三类:属性冲突、结构冲突、命名冲突。

       设计全局ER模式的目的不在于把若干局部ER模式形式上合并为一个ER模式,而在于消除冲突,使之成为能够被所有用户共同理解和接受的同一的概念模型。

       3)全局ER模式的优化

       在得到全局ER模式后,为了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效率,还应进一步依据处理需求对ER模式进行优化。一个好的全局ER模式,除能准确、全面地反映用户功能需求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实体类型的个数要尽可能的少;实体类型所含属性个数尽可能少;实体类型间联系无冗余。

       综上所述,“图书管理系统”的全局ER模式如图4-所示。

       4.3.2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由于概念设计的结果是ER图,DBMS一般采用关系型(本人所使用的MSSQLServer就是关系型的DBMS),因此数据库的逻辑设计过程就是把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的过程。由于关系模型所具有的优点,逻辑设计可以充分运用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使设计过程形式化地进行。设计结果是一组关系模式的定义。

       (1)导出初始关系模式

       book(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图书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备注,价格,数量)class(图书类别#,类别名)user(借书证号#,姓名,性别,身份编号#,身份证,联系电话,密码)ID(身份编号#,身份描述,最大借阅数)Owner(借书证号#,图书编号#,借书日期)

       图4-关系模式集

       (2)产生子模式

       子模式是用户所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除了指出用户用到的数据外,还应指出数据与概念模式中相应数据的联系,即指出概念模式与子模式之间的对应性。

       借书子模式(借书证号#,姓名,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书日期)

       图4-部分子模式

       (3)根据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本人在写系统时还加入了两个关系模式:

       1、ownertemp:用于工作人员在处理借书、还书工作时临时存储借书、还书信息,以便打印报表时使用。

       2、keyer:用于存储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及权限,以便工作人员或图书馆管理员进入相应的功能模块时进行验证用户的身份。

       4.3.3数据库的实现

       我选用MicrosoftSQLServer(企业版)数据库来进行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首先创建七个基本数据库表如表4-1-4-7所示,然后根据全局ER图,建立各个表之间的联系,如图4-8所示。

       表4-1借阅者基本信息表的结构(User)

       表4-2图书信息表的结构(Book)

       表4-3图书类别信息表的结构(Class)

       表4-4借阅者身份信息表的结构(ID)

       表4-5借阅情况信息表的结构(Owner)

       表4-6借阅情况临时存储信息表的结构(Ownertemp)

       注:在owner表和ownertemp表中加入了索引字段,用来唯一标识一条借书记录,并且设置为标识,标识种子为1。

       表4-7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信息表的结构(Keyer)

       图4-8数据库表间联系图

       第五章图书管理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5.1系统窗体模块组成

       §5.2数据模块窗体的设置

       在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时,经常要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好多组件、窗体同时访问相同的数据源,如果为每一个组件或者窗体都设置一个数据源将是十分耗时的工件,而且要保证这些数据源的确是相同的也需花一番功夫。那么,能不能将这些数据源集中管理,最好是做成一个统一的模块,需要时就将该模块引入而不必直接操作数据源本身呢?数据模块(DataModule)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简单说来,数据模块是用来集中管理数据源的一个窗体,该窗体可被需要的地方随时引入。

       但本人在开发这个系统时,开始使用了一下数据模块,但在使用过程中却碰到了一些问题。并且考虑这个系统使用到的TADOQuery控件比较多,如果使用数据控件可能会带来管理上的麻烦,如弄混各个数据控件的作用。还考虑到使用动态生成ADOQuery可能会更节省资源。所以在本人的系统中,开始做的第一个模块“借阅者个人模块”中还稍微使用了一下数据模块。但在后面做的两个模块中大多都是用动态生成ADOQuery来实现的。并且由于SQL语句是动态加入的所以datamodule中的控件也不会多。

       §5.3启动画面的实现

       启动画面是为了给用户一个良好的印像,加深软件的亲和力,没有实际的功能,在Form1窗体中加入了Image和Time组件。启动画面的窗体略,主要的源代码如下:

       §5.4用户登录窗体的的实现

       本窗体是为三种不同的用户(一般用户,工作人员,管理员)提供选择以进入不同的模块,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源代码比较简单,略。

       §5.5用户密码认证窗体的的实现

       本窗体是为了让工作人员或图书馆管理员按照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并且跟据用户名检查Keyer表中的“权限”字段,以分辩进入图书馆管理人员模块还是进入工作人员模块。窗体界面、源代码如下

       §5.6借阅者服务模块的实现

       借阅者服务窗体的功能主要是图书的查询,个人借阅情况查看及个人部分信息的修改。界面图如下:

       5.6.1图书查询功能的实现

       在本系统中,任何人都有权限使用查询功能,不做任何限制。界面如下,

       由于实现的查询功能有多种,如按图书编号、图书名称等字段进行完全体配查找和部分体配的模糊查找,还有按多个条件进行逻辑与或是逻辑或的多条件查找。其中实现的方法者差不多,所以只给出多条件查找的代码,如下:

       5.6.2借阅者登录功能的实现

       这个功能的实现与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登录功能实现的方法大致一样,并且还要简单。是从User表中查到到借阅证号与密码,看与用户输入的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么用户就可查看自已的借阅情况并维护自己的部分信息。源代码与借阅者登录界面都略。

       5.6.3借阅者借阅情况功能的实现

       当借阅者正确登录到系统后,此功能将被激活,使用户能查看到自身的借阅情况。在此系统中,信息的显示一般用ListView来实现,只在较少的情况下用到了DBgrid,因为我觉得ListView更好实现,并能使信息数据对用户的完全分离。

       在这里跟据借阅者的不同要求实现借阅情况的查询,有检查所有的借阅情部、某本书的借阅情况、和根据已借阅天数的来查询。其中根椐借阅天数来查询更有代表性,有方式一和方式二。以下给出此功能的源代码

       按借阅天数查询方式一

       按借阅天数查询方式二

       5.6.4借阅者个人资料维护功能的实现

       此功能实现当前借阅者部份资料的修改,但借书证号和身份类别这样的信息不允许修改,这是图书馆管理员模块的功能。在此界面中点击修改按钮将出现“修改”窗体(Form8),点击修改密码按钮将出现groupbox8,在这里进行密码修改。关键源代码如下。

       这里给出个人部分信息修改的源代码:

       这里给出密码修改的源代码:

       5.7工作人员-图书借阅/归还模块的实现

       5.7.1工作人员进行图书借阅功能实现

       在这个功能中,工作人员输入借阅者的借阅证号和所要借阅的图书的图书编号,然后点击借阅按钮就可进行图书借阅。考虑到实际中可能会出现只知图书名而不知图书编号的情况,在此界面下方加入了一个转换功能,可以把图书名称转换成图书编号,再进行图书借阅。

       在借阅完成后会生借阅报表以便借阅者检查和确认,借阅报表的打印效果如下图,实现比较简单,略去实现过程。

       5.7.2工作人员进行图书归还功能实现

       在此功能中,工作人员根据借阅者的借书证号和归还的图书编号进行图书的归还工作。并且根据现实中可能会出现的只知图书名不知图书编号的归还情况,所以加入了按书籍名称进行归还的功能。这个功能是图书借阅功能中把图书名称转换成图书编号的一种改进方法,这样就不用如借阅功能中一样要先转换再借阅了。归还完成后,同样会打印出归还报表以便用户检查和确认。

       5.8图书馆管理员模块的实现

       5.8.1图书馆管理员图书管理功能的实现

       在这个功能中可以在(*图书编号)中输入图书编号,点查找按钮后就会在各个相应的组件中显示出信息,或按图书名称模糊查找到所要的记录,在各个相应的组件中显示第一条记录的信息,也可在下端的ListView组件中点击某一条记录,在各个相应的组件中也会显示所选记录的信息。在入库功能中只要不是相同的图书编号并且带*号提示的字段不为空就可插入新的图书记录。删除则删除那些Book表中的图书记录,如果借出还可依用户要求连带删除owner表中的记录。因为图书修改与图书入库的功能与工作人员记录修改和工作人员记录添加的实现过程一样,所以下面仅给出删除功能的源代码,如下

       5.8.2图书馆管理员工作人员和管理员管理功能的实现

       在此功能中可以加入工作人员或是管理员,或是修改他们的密码、权限。

       在此功能中如果选中ListView中的记录,则在右边相应的组件中显示出信息,并且管理员还可对这些记录进行修改或加入新的记录。并且也可以点删除按钮删除选中的一条或多条记录。删除功能与图书记录的删除一般,所以下面只给出添加与修改的实现过程。

       5.8.3图书馆管理员修改图书类别及统记功能的实现

       在此窗体中能对图书的类别进行删除,添加和修改,这模块的功能的实现过程与图书记录的删除,添加和修改一样的,但是这个窗体还能跟据图书类别进行统计,还可根据Book表和owner表统计出图书总数目,库存图书数目,借出图书数目及借阅过期的图书数目。在这里给出统计图书总数目,库存图书数目,借出图书数目及借阅过期的图书数目的实现过程中的几个函数和过程

       5.8.4图书馆管理员借阅者管理功能的实现

       查询借阅者可根据借阅者的借书证号或姓名或身份编号查找到借阅者的信息,也可以实行模糊查找,这个功能的实现与前面图书查找的实现过程一般,就不再详细说明。

       5.8.5图书馆维护借阅者管理功能的实现

       此功能能对借阅者信息进行查看添加、删除、修改。在这里给出刷新按钮的实现过程

       5.8.6图书馆身份维护功能的实现

       这一部分是对借阅者身份进行管理,能对身份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并且同样的在listview中选中某条或多条记录时会在相应的右边的组件中显示出信息。此功能实现过程与前面所叙有雷同,略。

       5.8.7图书馆借阅者统计功能的实现

       此功能按借阅者身份进行统计,得出具有某种身份的借阅者总数,此种身份的并借阅图书的借阅者数和所借阅的图书数,在下面给出实现过程。

       5.8.8图书馆统计借阅过期记录功能的实现

       打印出的借阅过期催还报表如下图所示:

       此报表能显示按借书证号升序排列的借阅信息超过限定时限的信息,其中主要的SQL语句如下:

       5.9系统信息显示的实现

globus简介

       Globus项目是一个用于构建计算网格的开放体系结构、开放标准的项目。它的目的是为构建网格应用提供中间件服务和程序库。Globus Toolkit工具包来源于Globus项目,是一个开放源码的网格的基础平台,基于开放结构、开放服务资源和软件库,支持网格和网格应用。

       该项目具有较为统一的国际标准,有利于整合现有资源,易于维护和升级换代。一些重要的公司,如IBM和微软等,公开宣布支持Globus Toolkit。现在,大多数网格项目都是采用基于Globus Toolkit所提供的协议及服务建设的。

       Globus对资源管理、安全、信息服务及数据管理等网格计算的关键理论进行研究,并提供了基本的机制和接口。该项目早已开发出了能在各种平台上运行的网格计算工具软件(Toolkit),支持网格计算和网格应用的一套服务和软件库。

       Globus工具包机制已被应用于全球数百个站点和几十个主要的网格计算项目,如NASA网格(NASA IPG)、欧洲数据网格(Data Grid)和美国国家技术网格(NTG)等。它帮助规划和组建大型的网格试验平台,开发适合大型网格系统运行的大型应用程序。

本文地址:http://04.net.cn/news/18f415895823.html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