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沛宇
每一個決定都好難,癌症好像我在代替他決定生死
怒氣沖沖的心理先生信任家屬
在安寧病房工作時,護理站常接到民眾來電請教關於安寧療護的療心路來累積療疑難雜症。有一次,錦囊護理師接到安寧門診病人的陪伴太太打電話來,表示對於醫師在看診過程中,醫這怨言與夙源码燕窝价格沒有將病人腫瘤傷口處的太太包紮拆開來檢查感到很不滿。在電話中,好多她怒氣沖沖地質問:「就算你們認為我先生是對醫末期,也應該要看看還有沒有什麼辦法幫他把傷口顧得更好吧?」
儘管醫師已向太太解釋將包紮好的癌症腫瘤傷口拆開檢查並非必要,她仍無法接受這樣的心理先生信任說法。
一週後,療心路來累積療這位病人因為疼痛日漸加劇,錦囊從家中住進安寧病房進行症狀控制。陪伴
他的醫這怨言與臉頰上有一道明顯的腫瘤傷口。五十多歲的他患了口腔癌,從發病到被醫師診斷為末期、建議尋求安寧緩和的管道,前後只有半年的時間。
病人入院當天,主責護理師邀請太太到護理站坐下,一邊向她說明安寧病房的規定,一邊協助她填寫各式同意書與文件,其中包括一份了解「主要照顧者身心壓力狀況」的情緒篩檢量表。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太太在被問及她近來的心情與照顧壓力時,突然一陣鼻酸,哽咽說道:「我先生的個性很不愛麻煩別人,從診斷到現在,他都堅持不讓周圍的人和親友知道他生病的事。」
但講到這裡,她又馬上收起眼淚,淡淡地說了句:「所以我也沒辦法跟其他人說這些事情。嗯,开发飞机源码就這樣。」之後她便絕口不提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看著太太好不容易稍微打開的心門又硬生生地關上,我心中難免有些惋惜。
等一切都結束了,我才能好好整理
兩天後,護理師在病房的晨會上報告:「病人昨晚很躁動,一度爬下床要衝出病室。一旁的太太奮力阻止他下床,但似乎也被病人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到,不斷掉眼淚。」
聽了這個情況,我決定主動出擊,試著去對太太表達關心,開門見山地問她是否願意和我談一談,或者有沒有我們可以協助她的部分。
太太先是愣了一秒,接著回答:「我想先不用吧……這是我和他之間的約定。或許要等一切都結束了,我才能好好整理。」她含著眼淚婉拒這份邀請。
「沒關係,我尊重你的想法。但是如果有需要,請你一定要主動讓我知道。」我說。
縱使可以感受到太太的心裡有著很深的哀傷,我還是選擇尊重她當下的意願,以及她對先生的承諾。
你們醫療團隊應該要更能同理家屬的狀況
幾個星期後,輪到新來的實習醫師照顧這位病人,我一時興起,主動跟著他一起巡房。医疗源码github一踏進病室,太太對我們說的第一句話卻是:「心理師,你有空嗎?我想要和你談一談。」
我克制住內心的好奇與激動,故作鎮靜地告訴她:「好啊,但我們先讓實習醫師問診,等了解病人的狀況後再說。」
實習醫師開始詢問病人這兩天的身體症狀,太太描述,前一天下午他一度喘不過氣,隨後臉頰上的腫瘤傷口就大出血。突然間,她問我們:「你們是不是看過很多人大出血?」
還沒等我們回應,她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們醫療團隊都很忙,處理出血的狀況對你們來說只是工作,可是對我們家屬而言,卻是第一次遇到。我會緊張,沒辦法像你們那樣處之泰然。」
前一天下午,她先生的腫瘤傷口大出血,床單與枕頭都沾滿了血跡。當時她焦急地亂了手腳,一心一意只想盡快止血,但當下護理師卻要她離開現場,去外面拿乾淨的床單。她認為清理床單並非當務之急,趕快把血止住才是重點,於是和護理師起了衝突……她愈講愈激動,語氣也越發尖銳,最後流著眼淚,語帶憤怒地對我們說:「你們醫療團隊應該要更能同理家屬的狀況!」
情緒高張的webkit 源码解析她接連又問了許多令實習醫師難以招架的問題,像是:「病人現在這個樣子,你覺得你們應該怎麼做?」
眼看太太的情緒逐漸凌駕於理智之上,為了避免醫病之間產生更多不必要的誤會,我決定搶先實習醫師一步。
我先同理太太對先生病況的擔憂、面對大出血時的驚嚇與心急,以及對醫療團隊處理方式的不滿,接著放慢速度,語氣和緩地請她想一想:
- 她的期待是什麼?
- 在反問醫師現在該怎麼辦之前,做為家屬的她,內心是否其實有什麼擔心與期望呢?
「或許你可以試著先說說具體的想法,然後我們再一起討論,看怎麼做對先生最好,雖然沒有什麼是百分之百的好。」我告訴太太。
聽了我的建議,她停頓一會兒後,哽咽地說:「我覺得每一個決定都好困難,好像是我在代替他決定生死。」
我拍拍她的肩,告訴她:「先生現在雖然虛弱,但意識仍是清楚的,儘管他累得說不出話來,但我們用簡單的問句問他,他似乎還能點點頭、搖搖頭。」
我請她先與先生討論一下本人的意願,看他是傾向即便身體可能出現突發狀況,仍希望維持清醒,與家人互動;或者只要能不感覺到不舒服,以藥物維持鎮靜沉睡的狀態也無妨。
我告訴太太,晚一點我會再回來找她。pomelo源码学习隨後便退出病室,留給夫妻倆一段時間好好地溝通。
一種委屈、無力又哀傷的感覺
再次踏入病室之前,我心中沒有預設什麼目標,只希望能讓這個壓抑已久的太太抒發並覺察自己心裡那股哀傷、憤怒,甚至是無能為力的感受。
雖然不確定太太還會說出多少對醫療、對團隊的不滿,但我在心中打定主意不追問她事件的細節,而是著重在詢問她的感受和想法,好讓那背後很深、很深的情感,能稍微浮現出來被她自己看見。
果然,陪伴病人就醫這一路以來,太太累積了好多好多對醫療的怨言與不信任。
「某某醫師告訴我們,直接去那邊找誰誰誰做檢查就可以,但是我好不容易推著輪椅到了那邊之後,誰誰誰又說我搞錯了,很不耐煩地把我們趕走。
「住院過程中,每個班別、每一位護理師的做法都不同。有的人告訴我病人的傷口應該這樣照顧,我照做了之後,下一班的人又問我為什麼會這樣照顧,甚至用不屑的口氣質疑我。」
最讓她在意的是:「上禮拜我幫先生清潔的時候,我不確定當時他頭腦清不清楚,他很生氣地對我說:『都是你隨便給我亂弄!』」
聽到這裡,我緩緩地問她:「他們對你說的這些話,對你的影響、帶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太太想了一下,說:「委屈吧……」豆大的淚珠從她的臉頰滑落。
「嗯,是那種你很用心、很想要幫助先生,也很努力學、很努力要做好,可是這些努力和用心,他們好像都沒有看到。這似乎是一種……無力又有點生氣的感覺?」我大膽地假設。
「是……」太太點頭。
只需要有人聽懂我們說的話
病人躺在床上,不時呻吟著。太太在病床左邊,不斷地輕柔摸著先生的手心和手臂,安撫他,要他別去抓傷口。站在對側的我一面談話,一面和太太一樣輕握著病人的手,不時地摸摸他、安撫他。
太太聊到他們夫妻倆一向截然不同的行事作風。
「我先生就是濫好人,我都說他有病。他總是不想得罪或麻煩別人,所以所有事情都自己承擔,但我覺得他只是都積在心裡。就像到醫院,你們要幫他做什麼,他只會說好、好、好,從來沒有一句要求或抱怨。
「可是我不一樣,我是那種看不慣就會直接說出來的個性。有問題就是要解決啊,我不怕衝突,所以也常常被他罵。」
除了描述自己和先生的差異、過去共同的回憶,她還談起在先生生病以前,她是怎麼過自己的生活:每天出門上課、運動、和朋友喝下午茶。然而這半年來,她幾乎是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地陪在先生身邊。
說著說著,她的表情不一樣了,臉上開始有笑容,病室內的氣氛也輕鬆多了。
「其實昨天下午跟護理師發生衝突之後,我晚上都睡不好,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該向誰反映。醫師嗎?護理長嗎?可是我不想像是打小報告,後來就想到也許可以跟你講,身為心理師的你或許有辦法理解我們雙方的為難。」
「那我們談完這兩個小時後,你現在感覺怎麼樣?」我問她。
「好多了,心情輕鬆多了!」她微笑著回答:「我覺得現在好多人都需要心理師。幾乎很少有人能聆聽別人說話,很多時候,其他人根本聽不下去我們在說什麼,只會一直給建議。但其實我們只需要有人可以聽懂我們說的話,好好思考之後,再給出一個真正符合我們的建議。」
太太接著語重心長地與我分享這半年來陪伴先生的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好珍貴,一定要好好珍惜,活在當下。」
「嗯!共勉之。」
【療心錦囊】發揮「同理心」的力量
回憶起那天和太太的互動,不禁感動於「同理心」的力量。當一個人有機會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體會到被理解、被接納的感覺時,原本內心深處的那些孤單、痛苦和難受,似乎就可以一點一點被消化了。
無論是情緒的覺察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都能幫助一個人更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更有機會用不同的觀點看待困境,從中獲得新的體會,邁向自我成長。
當負面情緒獲得緩解時,彼此間的信任關係也能隨之建立。
在兩個小時的深度互動中,太太從原本充滿敵意與防備,到真情流露,再到注意力不再侷限在自己與醫療團隊做不好或不足之處。最重要的轉變是她開始有餘裕與彈性去思考:
- 在現在的情境下,她該如何做出對先生最合適的決策?
- 她要怎麼活在當下,讓自己和先生能好好把握生命中最後一段珍貴的相處時光?
這無疑是太太最需要,也是醫療團隊最想幫忙她的事。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寶瓶文化出版
作者:商沛宇
- TAAZE讀冊生活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請寬恕那個會害怕、消極、沮喪的自己……
你真的已經很努力了。
寫給癌症病友與陪伴者的心理照顧專書。
「如何面對癌症?」
當生命中最翻天覆地的暴浪襲來,別獨自哭泣……
「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才會生這種病?」病人悲憤自問。
生病不是任何人的錯,
但此時,「加油」或建議不是解答,
那無助,需要我們專注地聽,
這正是最珍貴的療癒。
身為癌症關懷的臨床心理師,商沛宇細細傾聽著眾多家庭,從他們的故事深深地看見:病人不只是病人,家屬不只是家屬,在這場聞之色變的疾病之外,他們還是有壓力需宣洩、有心情想傾訴、有日子要繼續好好過──有著自己獨特生命故事的人。
然而,隨身體腫瘤相伴而生的「心理腫瘤」肆虐內心,讓想說的話卡住了,情感停滯,使彼此在這場艱辛的治療戰役中備感孤單。
- 病人的情緒需要出口→身旁的我們,如何做個「稱職的垃圾桶」?
- 疾病的巨變,讓人茫然到底為何而活→從可以做到的一小步開始,逐步建立穩定的掌控感,找回治療動機。
- 「都是因為我不夠堅強」→面對自身這場病,如何強化心理復原力?
- 「看他這麼痛苦,我卻幫不上忙」→身為陪伴者,如何透過自我關懷,增加照顧能量?
這是一本極少見,為癌症病友與陪伴者而寫的「心理」照顧專書。從相伴的珍貴生命經驗中,沛宇心理師整理出癌症心理協助的四大重點,提供實用方法及思考:
病家的人際聯繫.病人的心理復原力.家屬的自我關懷.最後的安寧照顧
病痛沒有人能代受,但,愛可以成為最堅定的守護力量。衷心期盼本書成為一座幫助溝通的心橋,牽繫起病友與陪伴者,以愛相依,不再孤單。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朱家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