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db是什么意思
2.看看Redis持久化RDB和AOF是怎么实现的!
3.像redis和mongodb等内存型数据库服务器重启数据丢失的问题
4.一文读懂Redis的数据持久化策略:RDB和AOF
5.redisrdb和aof的区别
6.Redis核心(索引、线程模型、RDB、AOF、主从同步策略、偏移观察指标源码缓存淘汰策略)
rdb是什么意思
RDB是Redis数据库中的一种持久化方式。
RDB,即Redis DataBase,是Redis提供的一种持久化方法。它可以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生成数据集的时间点快照(Snapshot),也就是一种二进制文件,通常是dump.rdb。默认情况下,Redis没有开启RDB方式的持久化,可以通过配置开启。当Redis需要持久化时,它会fork出一个子进程,子进程会将数据写入一个临时文件,当持久化过程完成后,再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旧的RDB文件。这就是Redis的RDB持久化方式。
RDB持久化方式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最大化Redis的性能:父进程只需要fork出一个子进程,就可以继续处理客户端请求,而子进程则负责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硬盘。此外,RDB文件紧凑,适合用于备份,可以很方便地传输到其他服务器进行恢复。然而,RDB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它无法做到实时持久化,如果Redis意外宕机,那么最近一次快照之后写入的看懂app源码数据将会丢失。此外,RDB每次持久化都会生成一个新的文件来替换旧的文件,这种方式不是增量式的,因此在处理大数据集时可能会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
总的来说,RDB是一种非常实用的Redis持久化方式,它可以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提供数据的安全备份。然而,对于需要实时持久化或者对数据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场景,可能需要考虑使用其他的持久化方式,例如AOF(Append Only File)方式。
看看Redis持久化RDB和AOF是怎么实现的!
Redis持久化RDB和AOF实现详解
Redis作为内存数据库,为了数据安全,它提供了两种持久化方法:RDB和AOF。当服务器需要在内存之外存储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时,这两种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RDB是Redis的默认持久化方式,它通过定时快照或满足特定条件时创建二进制数据文件。快照虽然直观,但不完全可靠,如果服务器在保存快照过程中遇到问题,最新数据可能会丢失。而AOF则是通过记录服务器执行的写命令,确保数据一致性,即使服务器断电,也能通过重放命令恢复数据。 AOF默认关闭,开启后会通过Redis配置文件,如appendonly yes,记录每一条写命令。AOF的小米视频源码可靠性较高,但文件会随着写操作的增多而增大,Redis通过AOF重写机制,压缩文件,以减小存储空间。 在RDB持久化中,有两种生成方式:自动触发和手动触发,前者是通过配置文件设定周期性快照,后者则有save和bgsave命令,后者在子进程里进行,以减少主线程阻塞。flushall命令在全量复制时会生成RDB文件,但文件内容为空。 AOF持久化期间,Redis使用写时复制技术,主进程在子进程处理RDB时仍可接收和处理用户指令,但写操作时会复制数据副本,确保主进程和子进程数据独立。 最后,Redis 4.0引入了混合持久化,结合RDB和增量AOF,提高恢复速度。通过AOF重写,主进程在后台安全地合并RDB和AOF,确保数据一致性。 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解答面试中关于RDB和AOF的问题,如数据一致性、服务崩溃处理和性能优化等。希望本文能帮助你深入了解Redis的持久化策略。像redis和mongodb等内存型数据库服务器重启数据丢失的问题
RDB主要用于备份数据和优化数据恢复过程。
如果不配置save,服务启动时默认会配置一个空的保存策略。
RDB的工作原理涉及在后台将Redis内存中的数据定期持久化到磁盘上的RDB文件中。
在深入源码剖析前,让我们先了解与RDB相关的变量。
启动时加载RDB文件的xla源码分析流程是:从配置文件中读取保存策略,启动后台子进程执行RDB文件加载。
定时启动子进程保存RDB文件的流程为:根据配置的保存策略,启动子进程生成RDB文件。
在子进程处理完毕后,主进程会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以确保数据正确恢复。
在diskless模式下,RDB处理主要涉及全量同步。这一模式下,启动子进程处理的核心区别在于生成RDB文件的方式。
在diskless模式中,父进程接收RDB内容时会设置特定的handle,并使用rdbPipeReadHandler进行处理。
处理完RDB文件后,父进程会处理子进程结束的事件,确保数据一致性。
一文读懂Redis的数据持久化策略:RDB和AOF
Redis的数据全部存储在内存,如果机器突然宕机,那么数据就会全部丢失,因此必须有一种机制来保证 Redis 的数据不会因为故障而丢失,这种机制就是 Redis 的持久化机制。Redis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持久化方案,一种是基于快照RDB(Redis DataBase),另外一种是基于 AOF (Append Only File)日志 。Redis也可以同时支持 AOF 持久化和 RDB 持久化。在这种情况下,当 AOF 重启时,会优先使用 AOF 文件去恢复原始数据。因为 AOF 中保存的数据通常比 RDB 中保存的数据更加完整。
RDB 是 Redis 默认的持久化方案。RDB通过快照的形式将数据保存到磁盘中。所谓快照,可以理解为在某一时间点将数据集的一个快照。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执行指定次数的写操作,则会将内存中的纺锤线源码数据写入到磁盘中。即在指定目录下生成一个dump.rdb文件。Redis 重启会通过加载dump.rdb文件恢复数据。
打开 redis.conf 文件,RDB的规则配置
1. 参数说明:
save
满足条件就将内存中的数据同步到硬盘中。默认配置是 秒内有1个更改,秒内有个更改以及秒内有个更改,则将内存中的数据快照写入磁盘。 若想关闭RDB,可以把 save "" 的注释打开,其他关闭。
2 自定义本地数据库文件,默认认名词 dump.rdb
3 指定生成文件的路径。一般也用默认配置
4 是否开启数据压缩
参数说明:
配置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yes。Redis采用LZF压缩方式,会占用部分CPU的时间。若关闭该选项,但会导致数据库文件变的巨大,建议开启。
生成RDB的步骤:
1 配置规则执行指定次数的写操作 2 执行save(同步阻塞) 或者是bgsave (异步)命令 3 执行flushall 命令,清空数据库所有数据。 4 执行shutdown 命令,保证服务器正常关闭且不丢失任何数据。
将生成的本地dump.rdb 文件拷贝到redis的安装目录的bin目录下,重启redis服务会自动加载RDB。在实际开发中,一般会选择网络存储设备,比如对象存储,NAS或者云盘。
优点: 1 适合大规模的数据恢复,一般建议Redis单实例小于GB。 2 如果追求系统的高可用和数据的高要求,RDB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缺点: 1 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不高,因为RDB可能在最后一次备份时宕机了。 2 备份时占用内存,因为Redis 在备份时会独立创建一个子进程,将数据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此时内存中的数据是原来的两倍哦),最后再将临时文件替换之前的备份文件,不过这个问题在最新版的Redis已经优化为异步任务。
当我们生成RDB的过程中有新的写入,那么如何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呢?这就是下午要展开讲的COW机制。
AOF :Redis 默认不开启。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成RDB后数据不能实时一致的问题,所以它采用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每个写操作,并追加到文件中。Redis 重启的会根据日志文件的内容将写指令从前到后执行一次以完成数据的恢复工作。
AOF持久化功能的实现可以分为命令追加(append)、文件写入、 文件同步(sync)三个步骤。下面详细说明其中的步骤:
a.命令追加:服务器在执行完一个写命令之后,会以协议格式将被执行的写命令追加到服务器状态的aof_buf缓冲区的末尾。
b.文件写入:通过 write() 系统调用,将 aof_buf 缓冲区的数据写入到 AOF 文件,此时数据并没有写入到硬盘,而是拷贝到了内核缓冲区 page cache,等待内核将数据写入硬盘;具体内核缓冲区的数据什么时候写入到硬盘,由内核决定。
c.文件同步
打开 redis.conf 文件,找到 APPEND ONLY MODE 对应内容 1 yes开启,默认不开启
2 自定义本地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 appendonly.aof
3 自定义更新日志条件
参数说明: always:同步持久化,每次发生数据变化会立刻写入到磁盘中。性能较差当数据完整性比较好(慢,安全) everysec:默认推荐,每秒异步记录一次(默认值) no:不同步
4 配置重写触发机制
参数说明:当AOF文件大小是上次rewrite后大小的一倍且文件大于M时触发。一般都设置为3G,默认的M太小。
正常情况下,将appendonly.aof 文件拷贝到redis的安装目录的bin目录下,重启redis服务即可。在实际开发中,文件也会存储在网络设备上,保障数据高可靠。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导致appendonly.aof 文件格式异常,从而导致数据还原失败,可以通过命令redis-check-aof --fix appendonly.aof进行修复 。
AOF的工作原理是将写操作追加到文件中,文件的冗余内容会越来越多。所以Redis 新增了重写机制。
AOF重写可以生成一个新的AOF文件,新文件和老文件所保存的信息一样,但体积更小,还可以做命令的合并,进而节省了 Redis 的存储空间。比如对一个list里面的元素写了又删,我就可以合并多条为一条新命令 → LPUSH v2 v3…。
AOF重写的目的
解决AOF文件越来越大产生性能问题:
AOF重写流程
AOF重写不会阻塞主线程,其重写过程是由后台子进程 bgrewriteaof 来完成的,从而避免了性能下降。具体流程如下:
AOF重写为什么不采用覆盖写:父子进程写同一个文件必然会产生竞争,如果控制竞争就意味着会影响父进程的性能。如果AOF重写失败,那么原本的AOF文件相当于被污染了,就直接废了。而采用覆盖的方式则不会有这种负面影响。
优点: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更高 缺点:因为AOF记录的内容多,文件会越来越大,数据恢复也会越来越慢。
redisrdb和aof的区别
Redis中的RDB和AOF都是Redis持久化的方式,但它们的实现机制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一、RDB
RDB是Redis的默认持久化方式之一。它会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生成数据快照。这种持久化方式是将内存中的数据生成一份全量备份文件,通常是一个二进制文件。RDB文件的优点是压缩后体积较小,且恢复数据速度快。但它的缺点是在持久化过程中可能会选择某一时刻的数据进行备份,因此在数据安全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AOF
AOF是另一种Redis持久化方式,它通过记录每次对Redis进行的写操作命令,并在服务器启动时通过重新执行这些命令来重建数据。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它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高安全性,因为每个写操作都会被记录下来。然而,AOF文件的体积可能会相对较大,尤其是在高并发写入的情况下。另外,AOF的恢复速度虽然不如RDB快,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三、两者的比较
RDB和AOF各有其优缺点。对于需要高并发写入并且不太关注数据严格一致性的应用,可以选择使用RDB;而对于对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可以选择使用AOF或者结合两者使用,以获得更高的数据安全性和性能。此外,对于具体使用哪种持久化方式,还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总之,Redis的RDB和AOF都是重要的持久化机制,理解它们的差异有助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持久化策略。
Redis核心(索引、线程模型、RDB、AOF、主从同步策略、缓存淘汰策略)
Redis核心(索引、线程模型、RDB、AOF、主从同步策略、缓存淘汰策略)
索引的结构
Redis使用哈希表作为索引结构,适合键值对的存储,提供快速精确查找。通过计算key的哈希值,将其保存至对应哈希桶中,以链表形式解决哈希冲突问题。当冲突增多,进行rehash操作,创建更大哈希桶,迁移数据。rehash过程中,Redis采用渐进式方式,避免阻塞,提升性能。
线程模型
Redis选择单线程模式,基于程序设计和编写简单性。单线程模式下,IO操作速度较快,多线程线程切换开销影响性能。在内存数据库环境下,IO阻塞时间短,单多线程性能差异不大。多线程Redis引入,提升网络IO和内存IO处理效率,避免单个操作影响整体性能。
数据可靠性保障
RDB机制实现全量数据持久化,保证数据不丢失。进行快照操作时,通过fork子进程进行,主进程不参与,避免阻塞。数据时间点问题通过操作系统Copy on write机制解决,确保备份数据准确无误。AOF机制实时记录命令执行日志,配合Always、Everysec、No策略,实现数据变更记录。AOF重写机制优化文件过大问题,减少备份文件大小,提升性能。
主从同步机制
主从模式通过RDB和replication buffer实现数据同步。从库发送psync指令请求,主库响应runid和offset信息,主库生成RDB文件发送给从库进行数据同步。主库将接收到的更新指令发送给从库,从库完成RDB数据加载后,执行更新命令。
数据淘汰策略
Redis提供多种数据淘汰策略,包括noeviction、allkeys-lru、volatile-lru、allkeys-random、volatile-random和volatile-ttl。这些策略根据缓存容量限制,选择合适方式淘汰数据,如回收最少使用key、按照过期时间优先级回收等,以优化缓存性能。
2024-12-24 13:38
2024-12-24 13:22
2024-12-24 13:02
2024-12-24 13:00
2024-12-24 12:28
2024-12-24 12:21
2024-12-24 11:52
2024-12-24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