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徐文智)近年来,一站式陕西省延安市质检院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因地制宜、加强济发基础统筹推进,标准呈现出工作模式多样创新、引领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和质会经技术帮扶深入开展、量支espeak源码工作合力有效凝聚的撑服良好局面,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成效显著。展陕质量走深走实
整合专家资源开展针对性帮扶
延安市质检院以“互联网+检验检测”为抓手,西延全力打造“智慧质检”。设施延安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延检通”与线下中心融合,服务打造集检验检测、一站式技术帮扶、加强济发基础到检提醒等为一体的标准线上线下企业服务综合系统,形成“一站式”一窗通办、引领“线上+线下”受理双窗口、金商网源码一个平台+N支专家队伍、一个中心+N个工作站的四大服务特色,实现检验检测业务办理“最多跑一趟”。同时,及时宣传市场监管惠企政策,广泛收集企业质量需求,实现质量要素高质高效匹配。
研发“延检通”检验检测系统后,整合现有技术资源,设立延安市质检院为全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建成市、县、所三级共22个服务工作站(驿站)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线下网络。建立以市县从事质量工作的“土专家”、龙头企业技术团队的异动图指标源码“实践专家”、省局专家库的“高级专家”、合作院校的“专家顾问”以及首席质量官队伍为班底的五支质量专家服务队伍。融合质量、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资源要素,积极开展专家帮扶、结对指导、技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全要素帮助企业提质增效。积极开展“惠百城助万企”“提质强企”“送技术、送服务”进企业进基层等活动,主动回应企业质量需求,帮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vmp1源码提高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效能。
延安市质检院成立研发团队,充分发挥检验检测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科技研发,申报的《陕北酸性气田大跨度温差下高压容器焊缝裂纹扩展及剩余强度评估研究》等11个科研项目,获批科技立项。建立《矿用温度传感器校准规范》陕西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主动参与申报陕西省《极薄煤层智能绿色开发产业链项目》研究,为能源产业提供科技技术支撑,助推石油装备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到99%。
“三项服务”获群众点赞
延安市质检院深化“拓展窗口服务、提供导办服务、开展延时服务”三项举措,通过电话咨询、面对面交流、fc的游戏源码收集客户反馈单等多种形式,把企业群众反映的“需求清单”变为提升服务效能的“任务清单”,有效破解企业群众办理业务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给办事流程做“减法”换取企业群众满意“加法”。
拓展窗口服务。在国道业务大厅窗口,整合完善原有的计量、质检、特检及相应的财务受理岗位,新增综合业务受理岗位。高新区流转室新增直接受理功能,使窗口业务受理全面完善。同时组织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掌握业务受理条件、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限等,为提高服务专业能力打下基础。
提供导办服务。在大厅设置流动引导员,协助有需要办理业务的企业代表或客户填报资料、领办证书。为办事群众提供申请材料免费复印,避免企业客户、办事群众因材料不齐全往返跑,提高服务工作效率。
开展延时服务。为一些无法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办理业务的客户实现提前预约,受理人员专人等候办理,不受下班时间限制。延时服务是质检院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一项具体举措,自2023年实施以来,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站式”服务平台与秦创原(延安)融合
主动寻求秦创原(延安)与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融合机会,在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建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站,与秦创原(延安)平台相关负责人深入开展座谈交流,探索秦创原(延安)与“一站式”服务平台融合,共享平台优势资源、科技创新成果、专家团队、信息渠道等,破解制约产业链构建的关键技术瓶颈,助力本地企业发展。
围绕机制建立,形成一体化窗口。在全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现有完善的服务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全要素在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的重要作用,双方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征集企业需求,形成一个窗口全要素通办,及时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围绕资源优势,完善“一揽子”服务。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在业务、政策、科研、成果转化、人才等方面,完善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
围绕合作共建,拧成“一股绳”力量。共同享受在科研项目共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及相关平台对接的便捷。通过合作共建,加强服务能力,打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堵点,让创新成为驱动延安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延安市质检院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以来,坚持把服务产业提质增效、提高质量协同服务、提升质量实效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建设,全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现场会在延安市质检院召开。截止2023年底,通过“一站式”系统服务企业特种设备和计量器具定期检验检定239441台件,产品质量检测690批次;重点帮扶主导产业链中小微企业3593家,为企业减免528.3万元,解决技术难题215个,为企业节约1133.2万元,质量基础设施客户服务满意度达到100%。
责任编辑:吕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