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華盛頓郵報》與《WION》報導,烏克文雙烏克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即將於當地時間3月7日,蘭第蘭疲發表國情咨文演說,夫人方矛乏白宮邀請烏克蘭第一夫人澤倫斯卡(Olena Zelenska)和俄國反對派領袖遺孀納瓦納亞(Yulia Navalnaya)參與,納瓦尼遺但兩者都拒絕出席。孀拒
澤倫斯卡拒絕原因,絕出unity源码管理除了忌憚對身分為俄國人的席拜顯美納瓦納亞以外,也是登國盾凸避免烏克蘭過度倒向拜登,希望能拉攏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共和黨的情咨支持,通過國會軍援烏克蘭的烏克文雙烏克法案。
拜登為何邀請兩名夫人?
每年國情咨文演說前夕,蘭第蘭疲白宮都會邀請一系列與演說議題相關的夫人方矛乏人士出席。今(2024)年演說,納瓦尼遺影视360源码包括尋求墮胎的孀拒婦女、芬太尼成癮者家長,絕出以及加薩人質家屬都有受邀出席。
白宮本想邀請並安排澤倫斯卡與納瓦納亞,於國情咨文時一起坐在美國第一夫人吉爾・拜登(Jill Biden)的旁邊,營造美國、烏克蘭與俄國反對派,共同對抗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的氣氛,然而遭到兩者婉拒。
納瓦納亞的發言人亞米甚(Kira Yarmysh)表示,納瓦納亞拒絕是因為身體負荷不了,需要好好休息。内容平台源码她解釋:「納瓦納亞確實受到邀請並考慮前往,但我認為每個人都忘記了她正在經歷什麼。她的丈夫才剛在兩週前去世。隨後她便一直旅行。今天是她第一天回家,像正常人一樣,她需要時間休息,所以雖然她非常感謝邀請,但她婉拒邀約。」
至於澤倫斯卡拒絕出席的原因,《華盛頓郵報》分析原因主要有二。
反普亭等於挺烏?納瓦尼與烏克蘭的pmd源码解析矛盾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儘管俄國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因反貪腐,成為反對普亭的指標人物。但對於烏克蘭人而言,納瓦尼與普亭都對烏克蘭人造成威脅。
2014年,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之後,納瓦尼曾在接受《莫斯科迴聲》(Ekho Moskvy)採訪時表示:「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烏克蘭人必須停止對自己撒謊,並接受克里米亞永遠不會『歸還』給烏克蘭。克里米亞是某種可以傳來傳去的香腸三明治嗎?我不這麼認為 。」
儘管2022年俄羅斯發動烏俄戰爭時,納瓦尼公開表示反對,金蝶源码webapi但仍無法挽回他在烏克蘭人民心中的形象。
華府智庫歐洲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Analysis)負責人波利亞科娃(Alina Polyakova)指出:「在西方,我們將納瓦尼視作勇敢對抗普亭的英雄。但在烏克蘭,納瓦尼與普亭相同,都是俄羅斯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的代言人。」
澤倫斯基改走中間路線,挽回美國的「烏克蘭疲乏」
《華盛頓郵報》指出,澤倫斯卡拒絕出席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為了配合烏國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的中間路線政策。
烏俄戰爭爆發後,澤倫斯基向美國爭取安全援助的政策,被認為太過一邊倒向拜登與民主黨,沒有認真經營與共和黨的關係。
隨著戰爭爆發超過兩年,美國人民也陷入了「軍援烏克蘭疲乏」。共和黨因應民情,藉由在眾議院的多數席次優勢,卡關總價達600億美元的烏克蘭軍援法案,讓烏克蘭遲遲無法獲得軍援,在戰場上頻頻失利。
2月18日,參與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共和黨代表萬斯(J.D. Vance),也在會中提出美、俄合作的可能性,指出:「我不認為普亭對歐洲的安全構成威脅,此外,他是壞人的這個事實,並不代表美國不能與他互動,去推動有利於美國利益的政策。」
美國對烏克蘭的疲乏,也影響了拜登的選情,將其置於尷尬的處境,《紐約時報》便指出,拜登對烏克蘭與以色列的軍援,讓民主黨漸漸失去,過去被視為鐵票倉的黑人族群的支持。
一名黑人民眾便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拜登把國家資金分給烏克蘭和以色列,但看看國內,我們一盒雞蛋的價錢是25美元,邊境正在失控、芝加哥街頭一團亂,這些都對黑人造成了最深的影響。」
這些因素使得澤倫斯基,必須改採更加中立的政策,爭取共和黨支持,除了希望美國國會通過烏克蘭軍援法案以外,也防止若川普於11月的美國大選勝選後,與烏克蘭脫鉤。
- Ukraine’s first lady declines State of the Union invitation(The Washington Post)
- Europe’s security elite braces for Trump, searches for backup plans(The Washington Post)
- Ukraine's first lady and Alexei Navalny's wife decline Jill Biden's invitation to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WION)
- Are Black Voters Leaving Democrats Behind?(The New York Times)
- Navalny's Policy Shift on Crimea May Be Too Little, Too Late(The Moscow Times)
延伸閱讀
- 美總統初選「超級星期二」登場,觀戰重點一次看
- 共和黨欲停止軍援烏克蘭、北約,歐洲憂川普重返白宮,可能與中國修復關係?
- 這場看似永無止境的俄烏戰爭,早在十年前的2014年就開打了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張博丞
核稿編輯:羅元祺